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29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主力不行,非水可再生能源就要增加。
对此,赵玉文说:光伏产业包括多晶硅产业,未来市场空间很大。此外,未来几年一些多晶硅生产厂家必将面临行业内的整合,经历优胜劣汰的考验。
近日,极具影响力的中国光伏大会如期在江苏南京召开。今年需要5万吨多晶硅,而自己只能生产3.5万吨,缺口依然很大。中国企业的多晶硅成本按照每吨35万元计算,人民币成交价格为50万元,则国内厂商损失了31.5亿人民币的利润,国内多晶硅损失GDP产值105亿元。这足以表明多晶硅产业产能没有过剩。如日本德山于今年10月16日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建世界级多晶硅项目,预计该项目将于2013年全部建成。
会议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郑重提出多晶硅不仅从未过剩,而且一直供不应求,这与目前市场一些 多晶硅产能过剩观点截然不同。未来光伏市场的需求仍然会稳步增长,多晶硅厂商生产的大部分多晶硅将被市场消化。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法国政府迫于财政压力,光伏发电的补贴对企业和民众没有吸引力,这是导致该国企业和民众对安装光伏系统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认为,由于法国政府对光伏装机的审慎、民众对光伏系统的接受程度不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等原因,法国一直未实现规模化光伏装机。法国民众对建筑物的审美要求很高,而目前光伏系统还不能很好的实现和房屋结合,达不到民众的审美要求,这降低了民众的安装热情。再者,法国近年来经济不景气,政府难以对光伏发电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持。法国实行光伏补贴制度,安装光伏系统需要到相关部门登记并申请补助。
预计2010年法国新增装机容量在350MW至400MW之间。据统计,2009年,法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285MW,其中只有185MW并网。
核电大大满足了法国对电力的需求以及法国所面临的财政压力都是导致法国政府对光伏装机持审慎态度的原因。与光伏发电相比,法国政府似乎更青睐核电,目前法国的大部分电力都是由核电站提供的,核电基本满足了法国的电力需求致使该国不用太急于寻找新的电力来源。此外,虽然法国对光伏发电系统实行补贴,但补贴额度对民众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也导致了民众对光伏系统的接受度不高随着2010年市场理性回落、遭遇天气倒春寒、市场竞争门槛提升,这种大规模投入随即遭遇市场下滑的尴尬,一度引发了众多企业资金链紧张,不得不关门歇业或停产。
不一样的招标由于第三轮太阳能下乡招标是国家将在今年底终止原有前两轮招标结果的基础上,实施了新一轮招标,将对所有太阳能企业的实力展开新一轮的考查和筛选,届时国内所有大中小型的太阳能企业都将同台较量,这必然会加剧一部分中小企业的中标压力。则被证明为有实力布局全国市场的太阳能企业并不多,很多中小企业则是通过公关、材料造假等方式跻身中标企业行为,引发了今年以来的市场竞争乱象。一位企业人士透露,安徽的一家企业,还有浙江的一家企业,均已经不再生产热水器,相关业务也进入了破产清算程序。在国家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三部委首次公布的家电下乡产品中标企业和流通渠道中标企业的考核成绩显示:太阳能热水器成为重灾区,领到80多张警示黄牌。
悲的是家电下乡护航下的农村太阳能市场并非到处黄金,很多企业中标后突然发现农村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实际上,《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自2009年5月第一轮太阳能热水器中标下乡以来,短短1年内,一批中标的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差、品牌影响力低、销售网络不健全,已尝到了市场拓展的恶果。
在招标公告发布之后,坊间关于太阳能招标的各种信息便不断传出:有称此次太阳能中标企业数量将被严控到100家左右,还有称企业投标后评委将用半个月时间对企业申报资料进行逐一抽查,防止企业造假。其实,中小企业的这一轮新困局,并非只表现于农村市场上。
喜的是国家从政策层面认可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确定了这一产品未来的空间和地位。不过,第三轮的家电下乡招标,显然不会让一些缺乏实力的中小企业蒙混过关。多位业内人士坦言提高太阳能中标企业的门槛,已成为在未来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业内人士于志成则认为,在这一轮招标中,最悬的是那些中小企业。海尔太阳能热水器营销总监刘刚认为,这一轮投标,行业前20强企业中标应该没有意外,在山东、江苏、河南等国内太阳能销售大省,前2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70%以上,市场集中度大幅度提升。离第三轮太阳能热水器下乡投标还有半个多月,但已经有一大批中小企业跑到北京来活动关系了。
如果不投标,则会直接被竞争对手超越,丧失在农村市场同台较量的机会。除了产品质量好、服务好,还要营销活动有创新、人员配套服务跟得上,绝非低价格一招制胜。
而此前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太阳能企业数量多达数千家,中标数量在几百家很正常。短期内在一些品牌企业还无法通过市场手段全面洗牌时,通过政府力量来达到对行业的监管和规范,未尝不是一种方式。
对此,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出现这种声音的原因正是,一些年销售规模不足1万套的企业,都能中标全国31个省市,这简直对家电下乡资格的讽刺。很容易在与中大型企业的较量中被淘汰出局。
随着今年10月13日第三轮太阳能热水器招标公告的发布,11月2日下午将进行现场投标、开标,一大批企业再度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投标如果不中标,就要损失在产品检测、差旅、公关等前期投入的费用。第一轮92家企业中标、第二轮76家企业中标,而太阳能销售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少数省市,这样就出现了几百家企业争夺一个市场,几十家热水器开满一条街的景象。《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很多太阳能企业在2009年获得了爆发性增长,对2010年的市场盲目乐观和期待,纷纷提前在2009年9月份便拉开了一轮产业升级大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厂房设备的升级改造,甚至是在全国跑马圈地、建立多个生产基地。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关门转业的情况。多位分析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这种商业环境下,大企业可以规模化、品牌化、全国化扩张,最难的就是中小企业,规模不小、资源有限,却要全国性扩张,自然会遭遇上不去又怕跌下来,只能是苦苦守望尴尬。
中小企业的困局家电下乡,曾经被众多太阳能企业视为镀金之旅和救命稻草的关键性政策,眼下却让不少中小企业悲喜交加。竞争激烈难免,这自然苦了很多中小企业。
与前两轮相比,这一轮下乡投标企业将会达到300家,激烈程度一目了然一位知情人士如是说但在这光鲜的背后,张民幸还是由衷地向记者描绘出光热发电产业化难以冲破的困局。
至此,风光不在的光伏发电,不但被核电赶超,更饱受多晶硅污染、电价居高不下拖累,最终被同行小老弟光热发电趁虚而入,抢占了风头。此外,光热发电还可以完全利用火电、燃煤机组的发电系统,基建成本得到极大削减。对此,某钢厂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道出其中缘由,他们肯定不愿意节能,一般业内惯用的手段主要是在煤炭质量和重量上做文章,比如焦炭吸水量高,电厂要求8%的含水量,最后却送来了18%含水量的焦炭,在检测员的配合下,18%含水量焦炭以8%成交,剩下10%的空间就被个别人收入囊中,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在行业中是尽人皆知的秘密。光热发电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多晶硅电池板对光能进行转换,所以就不需要多晶硅,也自然就不存在污染问题。
张民幸介绍,我们的项目是大型燃煤节能基础研究973计划的子项目,得益于财政对项目的拨款,才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但我们前前后后接触了几家传统电站,开始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终却都以不了了之收场。
现在我国火电比重超过70%,实际上,将其与光热发电相结合是件双赢的事,不但可以降低光热发电造价,使其尽快进入产业化环节,还可以有效节省煤炭。虽然其与光伏发电一脉相承,同属太阳能产业,但相较光伏利用多晶硅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原理,两者间却大相径庭。
比如我们的槽式双轴跟踪集热试验平台就将发挥这一作用。但实际上,我们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很多热经济学、热力学数据都只是理论值,需要相关试验结果给予支撑。
发表评论